岭南民居风格有什么特点?

装修问答时间:2024-06-13 23:54:26

岭南民居风格有什么特点?

回答1

admin

装修网

回答于:2024-06-13

1岭南建筑的建构特征
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冬暖夏热,夏季装修'>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每年的台风、洪水等 自然 灾害多数发生在岭南地区.因此岭南建筑的内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墙脚多数采用青砖、石块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较密集,屋顶层采用砖或其它材料压紧加固,防止台风的侵袭,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对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砖楼房,或者加厚墙体,达到防水、防风的效果.岭南许多地区靠近沿海,古时海盗出入频繁,因此这些地区建筑不仅要具有遮风挡雨,满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还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盗的防御功能.例如广东省开平市的碉楼是具有明显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建筑有许多传统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结构和设计无不体现其防匪、防盗的特性,开平碉楼现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楼风格各有差异,但有许多共同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体较厚,材料坚固,易守难攻,墙体四周设有枪眼,人们通过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进行了望和控制,古时的碉楼一般配备枪械和铜钟等防卫装置.
岭南地区毗邻港澳台,海上 交通 便利,国际商业贸易来往密切,进出口商品频繁,自古经济就比较发达.所有这一切都给西方建筑文化的引进创造了条件,不少岭南地区的城市,如广州厦门等地出现了西方建筑与岭南建筑相融合的产物,即“洋楼”“骑楼”等.这些楼一般是楼上住人,楼下商店,往往两排“骑楼”对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长达几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业长廊,为业主提供经营和居住的优良条件,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舒适的通道和购物环境这样的建筑模式延申到现在,普及到乡镇,扩展到 工业 .我国 现代 的工业园区,专业镇和新 农村 建设等建筑小区,一般都是类似这样的建筑群.它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我国建筑文化,是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与乡村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2岭南建筑的技术风格
岭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风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条形,多间房屋并列组合,前面设有敞廊,遮阳板或屋檐,以遮阳挡雨,同时也方便用户行走.为防止潮湿和雨水浸没,多采用石柱础、高柱础及石梁.岭南地区雨水多,地处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错复杂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比较紧张,许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带,居高而下,分排建设,一个山坡形成一条 自然 村.村中房屋多为单层,屋顶为金字塔形,以泻雨水.在建材选择方面,一般采用泥砖、青瓦或青砖.有些富裕家庭,为防止偷盗,采用加厚墙,其厚度甚至达到1m以上,用砂、泥、灰捣固,非常坚硬.在山区,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岭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条形,还有方形和圆形.客家的围龙屋,是典型圆形布局建筑,以广东梅州地区最为常见.这种建筑由多围建筑群组成,每围由许多相连单间屋向内作一半圆形状,像半月牙形,围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与池塘组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布局,这充分体现了客家建筑的围合性和向心性文化,据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报》报导,仅梅州市现有客家围龙屋总数2万余座.客家的“土围子”和“小城堡”式建筑是典型的方型建筑,这些建筑墙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强的防御功能,墙体采用“三合土”技术,以筑土形式营造,再用砂灰批档墙壁,以防雨淋.这些围合性建筑一直传承至今.随着 科学 技术的进步,有许多建筑已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但在岭南山区的乡村,依然还有许多这样的建筑群,这是客家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结果.岭南地区江河多,海岸线长,许多以捕鱼谋生的渔民,长期生活在船上,以船为家.随着社会的 发展 ,特别是解放以后,在*的关心和组织下,他们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陆地,这些房屋矮小,形状似船,屋顶为弧形,人们称其为“蛋家”.为防止台风和水浸,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属板建成,一家一间.岭南建筑的内部平面布局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椐家庭成员情况来确定,除条形布局以外,还有中轴对称院落布局,这种布局类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间为天井,四周分别居住几个小家庭,这种布局有利于通风和采光,有利于家底成员的沟通和照顾,也有利于防止外人的干涉和偷盗.
3岭南建筑生态景观
岭南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对各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都十分有利.因此,岭南地区家家户户的周围都有园林、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许多人相信风水,认为好的住宅应背山,面水,位于缓坡(背玄武,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之地).因此,屋的前方常建有池塘,池塘边种植树竹,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与房屋不可分割的自然景观.池塘既是风水组合的一部分,又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气候调节,这都给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水面,穿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南方的村落很少修建围墙,而是利用竹林,尤其是带刺的竹林,围成的天然屏障作为防御实体,同时还可遮档台风,防止台风对房屋的侵袭.村落进出口或公共地方,往往都种有参天古树,有些古树旁边修有土地庙,逢年过节,人们便来供奉.村民住宅的旁边,通常设有大小晒场,这些晒场不但是村民晒谷的场地,还是村民的活动场所.每逢炎夏傍晚,男女老少,一起来到晒场,聊天乘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岭南有些客家村落门前都设有一个数平米的空地,用来立桅杆,每当家中有人获得功名,就在桅杆区立一根长15m左右的桅杆,挂上功名旗,这也构成了客家村落的一独特景观.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很少荒山秃地.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绿色环境,每个自然村就象一座园林,有果树,竹子,芭蕉……翠绿的海洋中,点缀着灰白的房屋,十分雅致.即使是烈日炎炎,室内也很清凉,村庄的外围是稻田,农作物随着季节变化,与村庄相互衬托,呈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象,即使 现代 工业 ,现代农业的出现,村落间出现了高楼大厦,但是那种传统的生态景观文化还是十分浓厚.


回答2

admin

装修网

回答于:2024-06-13

岭南新建筑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特征的含义是指事物中最能代表或反映其本质的东西。建筑特征也是一样,按其本质和属性来说,建筑既要实用、又要美观;既有技术,又有艺术,这就是建筑的本质和特征,即双重性。

建筑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来源于民族、文化、习俗、特性、审美观。从它的组成来看,则来源生活、气候、地理、地形等自然条件,它们共同形成建筑的特征。地方的建筑特征则来源于地方的各项构成条件。

建筑特征表现,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社会特征,文化特征,还可以有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从建筑自身角度来看,还有技术、艺术特征。从技术方面来看,有平面的、结构构造、材料的特征,还有气候、地理、地貌特征等。从艺术角度来看,就有外貌、细部、装饰、装修等特征。综合起来,就是建筑的总特征。

建筑特征表现中,一般说,物质技术容易反映,而精神气质较难表现,最难表达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在一座建筑中,外表的建筑形象、细部、装饰、色彩等艺术表现和平面功能使用、结构、构造、材料等技术手段,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表现。而一座建筑物的文化内涵、性格、气质、它蕴藏在建筑深层,是很难一下子判断。

此外,建筑特征还有三个层次的表现,即:

1.1 浅层次表现,它表现在物质技术方面的特征较多,也是易看到易反映的一种特征表现。一般在建筑中如平面、结构、材料、气候、地貌以及某些外形、细部、构件、图案等,在建筑设计中,它可以直接拿来应用,在创作中可以称作抄袭或模仿。

1.2 中层次表现,它已经开始进入建筑中去模索、综合,可以说是一种代表性或典型性特征,如符号、象征、手法等都属于这一类中层次特征表现。

1.3 高层次表现,这是深入到文化内涵的一种特征表现,是要经过相当时间才能逐步形成的。

1.3.1建筑技术特征与表现

这是浅层次表现,在建筑上属于技术范围。归纳起来有下列四个方面特征:

 开敞通透的平面与空间布局

建筑平面布局中要考虑建筑的朝向,以便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通透的空间,包括室内外空间过渡和结合的敞廊、敞窗、敞门以及室内的敞厅、敞梯、支柱层、敞厅大空间等。

‚ 轻巧的外观造型

建筑设计的艺术组成有四个要素,体型、材料、细部和色彩,其中关键是体型。建筑物的造型美观悦目其首要的条件是体型得当,即比例恰当、优美。和谐优美的比例是形成建筑自然美的必要条件。其次是材料,它是建筑形成的物质基础。细部和色彩包括装饰、装修,是建筑增加美观的重要辅助手段。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人们的性格喜爱一种轻颖、活泼的生活,同时更喜爱户外活动。对于厚重实体的物件,往往从内心感到繁重压郁。这种观念也影响到对建筑的看法,总的来说,希望建筑轻巧、活泼、*。

建筑体型做成轻巧,有下列一些手法,如:建筑不对称的体型体量、线条虚实的对比。多用轻质通透的材料、以及选用通透的细部构件等。

ƒ 明朗淡雅的色彩

岭南建筑在色彩选择上往往喜爱用比较明朗的浅色淡色,同时又喜欢用青、蓝、绿等纯色作为色彩基调,这些都能使建筑物减少重量感,从而造成建筑外貌的轻巧。

„ 建筑结合自然的环境布置分为两个方面:

a、 建筑与大自然的结合,即建筑的充分利用天然的即大自然的山、水,如山崖、峭壁、溪水、湖泊作为环境,以增加建筑物的自然风光。

b、 建筑与庭园的结合。其特征就是有庭又有园、庭与园的结合。庭有多种类型,以水为中心的称水庭,以绿地为中心的称旱庭,以石景为中心的称石庭,石景在水面之中的称为水石庭。建筑物环绕庭院而建,称为绕庭建筑。

将庭园引入室内,也是建筑与庭园的一种手法,具体做法有:把庭园引入大厅、把庭园引入房间内、把庭园引入屋顶层,称为屋顶花园或天台花园、还有把庭园引入支柱层,称为底层花园。

… 传统地方特色细部和装饰装修的运用。

1.3.2建筑象征特征表现

这种特征表现比上述技术、外表或形式特征表现要深入一些,它深入到建筑的本性来反映,可以说是属于观念、规律等范围,它已经有一种概括性的内容表现,例如一般设计人员通常喜用的符号、手法、象征等都属于这一类。但是,这种如符号、手法、象征等特征表现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建筑特征表现,并且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或淘汰、或升华。

如广州地区七十年代流行的新建筑形式及其设计思潮,当地有一段谚语说,“板式建筑带形窗,高层平顶加裙房,高楼低层相结合,遮阳板加通花窗”,这就是当时岭南新建筑的符号、形象和细部等特征及其具体体现,它比技术物质特征是进了一步。但是,为时不久,到了八十年代,这些特征也没落了,产生了新的特征。

1.3.3高层次建筑特征与表现

高层次表现,这是属于文化思想内涵方面的表现,它已经超越某些表面形式等物质特征和符号、象征、手法等内容表现,而是进入到通过意匠、构思、并从哲学、美学、历史、人文等学科在理论综合上进行研究和创造来表达,这是建筑创作的最高境界。通常业内人士所说要“神似”不要“形似”,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创造境界是较难达到,也是很艰苦才能做到,而且要化精力、化时间并在长期的实践、摸索创作中才能逐步达到的。如果在创作中能在思想内涵某一方面达到高层次表现,那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下面我们从岭南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岭南建筑的特征。

文化特征的形成由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因它所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发展以及观念上的不同等因素所造成。

岭南文化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大文化体系和四大文化特征。三大文化体系即多元文化、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至于四大文化特征,即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和创新性,在近现代文化发展中还增加了辐射性。

 多元文化。岭南地区在古代为南越百姓居住地,当时称土著文化。秦汉以后的几次动乱中,北方汉族徒迁南下带来了中原文化。长期来汉越文化交流融合,加上吸取了岭南周围地区如荆楚、闽越、吴越文化、还有海外一带的外来文化的优点,从而使岭南文化中的多元化成为其最大的特点。在全国来说,这也是比较特殊的。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特征形成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影响和交融。岭南地区的多元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也是吸收周边地区文化的结果。这里要明确的是,在汉越文化中,是以中原文化为根,在岭南多元文化中则要明确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其次要强调的是,在汉越文化融合的主体中,不能忽视南越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特色。如果离开了上述两点,那么,岭南的多元文化偏离了民族的和地域的特点,那与国外地区的多元文化又有什么区别呢?

‚ 海洋文化。在气候地理上的特点是开放、开朗、开敞,与大自然相融合,这是自然性、开放性的反映。此外,海洋文化交往、开拓、贸易多,吸取和传播文化也多,双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也多。近代的中国和国外的交往都是从沿海地区的城镇作为交汇点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海洋文化的特征就是开放、开拓。

ƒ 商业文化。其特点是有经济头脑,带来竞争意识,但也带来功利主义、崇商崇利。处理好“利义”关系是关键,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关系,这也反映在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关系上。在我国现代社会新的价值观上,两者应是统一的,但必须要强调社会效益。

下面叙述岭南文化的四个具体特征。

 兼容性。这是岭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反映出来最明显的特性之一。岭南人对待古代文化、外来文化、包括一切古今中外文化都能采取来者不拒、批判吸收,一切皆为我用的态度,这就是多元文化带来的效果。兼容性中最主要的原则是以我为主,也就是多元化是以中华文化为主。

‚ 务实性。这是商业文化带来的优点。要做生意,长期经营下去,就是靠诚信。要有信誉、诚实,要老实做人,商品实在,作风踏实。这是正确的、有道德的商业文化所带来的行为必然是务实。其次,商业文化也带来灵活变通的特点,这是与务实相辅相成的另一面。只要不违背务实、信誉,允许事物有一定的灵活和变通。

ƒ 世俗性,这也是岭南文化主要特征之一。岭南土著文化是代表了南越人的文化,它是南越人生活、生产中的事物、观念以及礼仪、制度等方面的反映。在历史文化发展中,岭南文化代表了民间所需求的利益,如古代建筑中的祠堂、书塾,近代的商店、茶楼等老百姓喜爱和实用的这些民间建筑类型的产生,都是为老百姓所用的,这就是民俗性。

„ 创新性,这也是商业文化和海洋文化带来的综合反映。创新是竞争的必需手段,也是任何事物要获得成功、胜利的必然途径。没有竞争,就不可能前进,但是,这种竞争必须是良性的、光明磊落的。

创新不同于创造。创新主要是一种观念、思想,就是要求新奇,与众不同。而创造则是具体行为,是产生价值的行为,是具有科学依据进行艰苦劳动创造价值的行为。当然,两者有联系,在某方面解释也是可以相通的。

岭南建筑来源于地域的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上述,岭南建筑的特征可归纳为:1、务实性,岭南建筑的本质所在,就是以真实为主;2、兼容性,古今中外,一切精华为我所用,这是岭南建筑博各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做法;3、世俗性,这是岭南建筑注意民间建筑,大众化思想的表现;4、创新性,这是岭南建筑的主要特色和根本,一切以创新为主,在创新中求变。此外,随时着文化的发展,辐射性的作用也在岭南建筑中不断发展,也可以说是第五项特征了。

2 岭南建筑地域风格的创造

2.1 地方建筑风格形成的因素和条件

建筑风格形成主要有四项因素,即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

2.1.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历史因素中有时代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这些因素比较稳定,不是经常变化的。人文因素是社会因素中最活跃的也是经常变化的因素。人文因素包括人的习俗性格、宗教信仰、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等。

在历史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制度。在封建社会下,各个时期还有不同的表现,就构成了时代因素。

2.1.2经济因素

这是建筑形成的物质条件。同样的材料,结构可以导致不同的建筑形象和外貌,因为建筑创作并不由材料结构等科学技术来决定, 而是由当时的社会需求,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以及思想文化对建筑的要求来确定的。材料、结构方式为建筑创作提供了建筑实施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条件。

2.1.3自然条件因素

不同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理、地貌和材料,它是我国建筑形象呈现出丰富多彩和地方风貌的主要因素之一。

2.1.4文化因素

凡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非物质技术方面内容的、都属于文化因素范畴。如制度(如礼制)、宗族、还有艺术方面的小说、诗歌、绘画、音乐、戏曲、雕刻、装饰、装修、服饰、图案等都属于文化范畴。以建筑类别来说,则多着重在制度、习俗、审美观以及艺术处理等方面。

建筑是为人的生产生活服务的,而建筑又是由人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的形成离不开人,人的文化素质不同、性格不同都会导致建筑的布局、空间、环境、形象产生不同的反映,建筑风格更是如此。

建筑风格的形成,四项因素都是必备的条件,但是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它们存在的条件不同,就会导致建筑风貌、风格的不同。特别在南方地区,就要抓住岭南特点,关键有两个,一个是岭南的人文因素,另一个是岭南的自然因素。

那么,什么才是地方建筑风格的形成标帜?通过多实践总结,认为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即:成熟的人文条件,明显的地域条件和比较齐备的地方传统文化条件。

Œ 成熟的人文条件

人文条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性格特征,另一是文化特征。如果说,当地人民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本地共同性格特征已经认真地总结出来,同时它的共同文化特征也已经总结出来,那么说,本地区的人文条件基本成熟了,这就为创造本地区的建筑风格奠定了人文基础。

 明显的地域条件

任何建筑物都是在一定的地点建造起来的,每个地点都有它的具体地形、周围环境和具体气候特征,建筑物是不能离开这些具体气候、地形、地貌等特征去做设计的。一座优秀的建筑物,特别是地方建筑一定要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地域特征明显就能使建筑充分呈现出它的地方风貌和风格。

Ž 比较齐备的传统文化条件

建筑中的文化有两类:一类是比较偏重于文学艺术等直观型门类,如绘画,雕饰、彩塑、装饰、装修、图案以及匾额、楹联等,另一类是侧重于文化内涵,即情景意境等美感方面。后者比前者更深一步,但难度更大。

建筑有艺术的一面,可以归属于艺术门类。它的表现主要是形象表现,但它也离不开材料、构造等物质技术条件。在古代,一些功能比较复杂、规模比较巨大的建筑物不得不借助于其它门类的艺术来表现,如雕饰、绘画等,这些艺术门类既帮助了建筑物增加它的形象表现,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呈现了更丰富的感染力。

艺术表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积累和沉淀,各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艺术有它的民族性、时代性,对地方来说有它的地方性。既然是历史的文化,就必然有传统性、继承性。这些传统文化也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表现和反映。离开了这些文化,无论是国家、民族、或者地方将是愚味的,没有生命力的。有了灿烂的、独特的丰富文化,国家、民族和地方就是高尚的、有生命力的、光辉的。

建筑风格也是一样,必须有强大的文化作为它的表现基础。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在建筑风格表现上必然也是有独特风貌的。我国古代建筑风格上雄伟、庄严、豪放、壮丽, 给人一种伟大、强盛的感觉。在民间建筑风格上的朴实、丰富、多式多样,以及园林中的*、灵活、活泼、多变,构成了古代建筑风格中丰富性,多样性。这是我们需要继承的一笔宝贵财富。

为此,只要人文条件达到成熟了,有了明显的地域条件,再加上有了比较齐备的文化条件,那么岭南建筑风格就有了创造的基础和可能。

2.2 历史文脉、人的素养与岭南地方风格

根据以上所述,当人文条件、地域条件和当地的文化条件都已齐备时,那么是不是建筑的地方风格就能够自然地产生了呢?回答是不一定,这三项条件虽然齐备,但是,它还只是形成具有地方建筑风格的客观条件和基础,关键还在于人,也就是建筑师,是由建筑师的思想、素养、信念来决定的,这就是主观条件。

作为建筑师要具有一定的思想、素养和信念,第一,要了解当地人民的习俗、生活、思想、性格、审美观等,同时,又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材料、环境等客观条件。第二,要掌握历史文脉,这是关系到创造的建筑风格是否有民族特色,是否有岭南特色。第三,提高本身的素养的,即思想、文化、信念、能力,例如对建筑的正确理解,对创作方向的坚定信念,有一定的业务文化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以及认真务实、深入工作的作风等,这些素养都是建筑师进行创作的基础。

建筑师了解历史文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这是发扬文化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便于我们批判、继承、吸取的需要;二是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习俗信仰等;三是当地人民的性格特征,它涉及到生活方式、情感爱好、审美观等;四是当地的文化特色。以文艺的门类来分,有关文学的有匾章、楹联、题字,有关艺术的有绘画、书法、雕饰、陈设(家具),还有实用艺术的装饰、装修、纹样、图案、色彩等。这四方面的内容离不开历史,离不开当地自然条件,也离不开当地环境,它们构成了当地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正是为创造岭南风格的实践基础。

在这方面,土生土长的本地建筑师是最有条件进行岭南建筑风格的创作实践者,也是最能获得成就者,广东一些著名建筑师已有先例。在当代,有不少建筑师不是本地人,是新移民的建筑师,他们也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岭南建筑风格的创作者。但是,他们必须像上面所谈的那样,要了解、熟悉和掌握形成地方风格的三个基本条件,特别是岭南的历史文脉,只有深入群众,了解岭南人文掌握岭南条件,培养感情,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岭南地方风格的建筑。


回答3

admin

装修网

回答于:2024-06-13

亲,广州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城市,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其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明清时期以书院及祠堂建筑为代表,清末民初以西关大屋、骑楼建筑为代表,民国时期的西洋式建筑,解放后中西交融的现代建筑。城市建筑与岭南园林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下就是岭南民居风格的特点西关大屋是豪门富商在广州“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俗称“古老大屋”。其平面布局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发展,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每厅为一进,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天窗采光通风。正间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局,与厅堂互相渗透,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观赏。庭院后部,为主人教子读书的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两关大屋的门面装修,设矮脚吊扇门,趟拢,硬木大门等三重门,作通风和安全的保证。门口两侧,多作高级过水磨清砖墙,显得高雅大方,是西关大屋特有的形式。其室内装修、陈设相当讲究,名贵典雅的红木家具,精巧雅致的木雕花饰,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槛窗,装嵌着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岭南韵味。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较值得参观的有十三甫正街15号的大屋。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每年的台风、洪水等 自然 灾害多数发生在岭南地区.因此岭南建筑的内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墙脚多数采用青砖、石块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较密集,屋顶层采用砖或其它材料压紧加固,防止台风的侵袭,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对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砖楼房,或者加厚墙体,达到防水、防风的效果.岭南许多地区靠近沿海,古时海盗出入频繁,因此这些地区建筑不仅要具有遮风挡雨,满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还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盗的防御功能.例如广东省开平市的碉楼是具有明显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建筑有许多传统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结构和设计无不体现其防匪、防盗的特性,开平碉楼现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楼风格各有差异,但有许多共同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体较厚,材料坚固,易守难攻,墙体四周设有枪眼,人们通过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进行了望和控制,古时的碉楼一般配备枪械和铜钟等防卫装置.岭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风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条形,多间房屋并列组合,前面设有敞廊,遮阳板或屋檐,以遮阳挡雨,同时也方便用户行走.为防止潮湿和雨水浸没,多采用石柱础、高柱础及石梁.岭南地区雨水多,地处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错复杂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比较紧张,许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带,居高而下,分排建设,一个山坡形成一条 自然 村.村中房屋多为单层,屋顶为金字塔形,以泻雨水.在建材选择方面,一般采用泥砖、青瓦或青砖.有些富裕家庭,为防止偷盗,采用加厚墙,其厚度甚至达到1m以上,用砂、泥、灰捣固,非常坚硬.在山区,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岭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条形,还有方形和圆形.客家的围龙屋,是典型圆形布局建筑,以广东梅州地区最为常见.这种建筑由多围建筑群组成,每围由许多相连单间屋向内作一半圆形状,像半月牙形,围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与池塘组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布局,这充分体现了客家建筑的围合性和向心性文化。所以希望可以帮到你,亲,谢谢。


关于网站
装修网,一个聚集优质的设计装修知识,家居装修装潢信息整合的互联网信息网站。在这里,你可以浏览到大量的装修资源,装修新闻,装修经验分享,装修优惠等信息,希望能为你解答装修上的疑惑,让您对装修房子的步骤流程有进一步的了解,避免在装修过程中踩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数据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进行下架处理。
备案号:粤ICP备20002247号